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日常生活社會學
Sociology of Every Day Life 
開課學期
107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賴曉黎 
課號
Soc2011 
課程識別碼
305 619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8,9,10(15:30~18:20) 
上課地點
社203 
備註
限學士班學生
總人數上限: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6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2Soc2011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日常生活社會學
2019 年 春季


授課教師:賴曉黎

時間地點:每週二 89X,社 203

聯絡方式:社會系館 314 室
     02-33661235
     sllai@ntu.edu.tw

約談時間:個別約定



課程簡介
日常生活是一種「百姓日用而不自知」的生活,大多數普通人過的某種一成不變、了無新意又習以為常的生活。一方面,它既是人類生活的最基本形式──從狀態說,有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,從需求看,有食、衣、住、行──另一方面,從這個未經反省的常識場域,人們巧妙地組織起有系統、合乎「理性」的知識領域。現代生活中分門別類的所謂專業,乃至學院中的院系分組,究其實莫不是日常生活的延伸與轉型。這個看似混沌的整體,一個無名的共同場所,在「一曲之士」的分割下,大家各立山頭、各起家廟,導致「道術為天下裂」。於是,日常生活被認作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例行公事,而不是一些與研究、技術與學術相關的領域,日常生活成為專業生活的殘餘。
  這樣的轉變,其實是日常生活的某種不同的呈現方式。

  日常生活並不是一個實體性的存在方式,相反的,它是一種湧現 (emergence) 事物的場域,其中的每一事件都是自然地自己湧現出來。身處這樣場域裡,人們總是浮沈於這種漲落之中。日常生活中的人們收集了 (legein, collection) 結合事物成為一整體的常識,以這樣的常識來引導他,讓他適當地面對、應付乃至處理諸事物。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既非混沌不明甚至隱而不彰,也不是某種盲目的混合或雜多的堆砌,而是依著某種關係結合的事物網絡。常識可以讓我們洞察到每個事物在關係網絡中的位置與作用,同時也模糊地、朦朧地感覺到這個關係網絡是一個整體。 質言之,作為一階經驗的日常生活既非毫無結構的雜多,更是二階觀察的先在條件。因而,日常生活的研究主題並非指涉特定內容的全新研究場域,相反的,我們以特定的觀點擺設這些社會現象,並且以特定的方式進行研究。

   課程從象徵互動論出發,接著通過現象學相互主體的面向,我們審視日常生活實在的社會建構。在釐清日常生活的若干基本概念之後,藉著莊子, Bakhtin, Simmel, Benjamin, Heller, Lefebvre & de Certeau 等幾位詮釋者,我們要掌握日常生活研究領域的主要進路,並在這些新的觀點導引下賦予日常生活新的意涵,最後再回過頭來討論日常生活社會學的新議題。由於值得討論的問題不少,課程中我們只能通過提問選擇幾個重要概念,藉由原典的分析與課堂內外的討論,期待對同學對日常生活社會學有更深刻的瞭解以及反思的可能。

  課程的設計兼顧閱讀與研究面向。(1) 閱讀部分:每週依教師提示做至少1000字的memo。(2) 研究部分:通過熟悉剪報資料庫的使用初步確定研究範圍,輔之以基本資料庫的搜尋、篩選以及分析、處理資料,最終選擇適當的理論詮釋並完成一篇報告。
 

課程目標
  修課同學必需分組,每組 4 ~ 5 人並推舉組長一人。選課確定後,組長請務必將全組名單寄給老師(含系級、學號、姓名、 e-mail、網站筆名或暱稱),組長並請留連絡電話。確定修課的同學必須上教學網站,各小組擁有至少兩個討論版,即:「文獻討論」板以及「學期報告」板。小組討論版建在「CEIBA教學網站」「討論區」下。所有文件傳遞、消息通知與作業繳交等,請全部 po 到小組自己的版上,並請自行備份。相關網路問題,請洽任課教師。

  課程包括三部分:

1. 教師講授

學期大半的課程由教師主要以演講方式進行,內容著重實例討論與概念分析。

2. 文獻討論



學期第二週起,並以小組為單位繳交作業,並張貼於「討論區」→「每週提問」板。分為兩部分:
(a) 第一部分為小組必答。小組成員每週必須閱讀並討論文獻,之後每位成員輪流撰寫小組提問。
(b) 第二部分為個人選答,是個人作業的依據。每週有若干提問,同學請依個別狀況作答。

* 以上作業請小組統整為一個檔案,並記錄小組分工與出缺席狀況,回覆於當週提問之後。
** 每週小組必須至少討論一次,未參加小組討論者,三次(含)以上必須與教師面談。
*** 這些工作請於 「每週一 16:00」 前完成。
3. 學期報告


學期第二週起,小組可自行決定學期報告主題,範圍限本學期課程內容。學期報告分為兩階段:
(a) 第一階段,熟悉剪報資料的基本處理。小組報告時間:2019.04.09。
(b) 第二階段,以第一階段為基礎,加上本學期講授之理論應用。小組報告時間:2019.06.11。

* 學期報告必須 survey 中英文文獻,並篩選出參考書目,分為必讀之基本文獻以及延伸閱讀。
** 每週須呈現學期報告的進度,請 po 到「學期報告」版。
*** 小組學期報告最後繳交期限:2019.06.18。



  評分方式:學期報告佔 40%,每週作業佔 40%,個人作業佔 20%。

 
課程要求
課程進度


2 /19

課程簡介




2 /26


涂爾幹著; 渠東 、汲喆 譯 。
 2006 《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》 ,頁 198-228, 285-310 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第1版。




3 /05



Goffman, E.;徐江敏、李姚軍譯
 1992 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》,初版,台北市:桂冠圖書。頁1-83, 223-253





3 /12


Collins, Randall;林聚任、王鵬、宋麗君譯
 2009 《互動儀式鏈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頁31-152。



3 /19

Schutz, A.;霍桂桓譯
 2011 《社會實在問題》,杭州:浙江大學出版社。頁:3-49。
Schutz, A.;盧嵐蘭譯
 1991 《社會世界的現象學》,台北市:久大。頁:115-161。



3 /26


Berger, P. & T. Luckmann;汪涌譯
 2009 《現實的社會構建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。頁17-150。


4 /02


溫書假



4 /09

《莊子》.〈人間世第四〉 (文本請自行上網搜尋)
* 第一階段學期報告開始




4 /16


Bakhtin, M.;李兆林、夏忠憲等譯
 1998 《巴赫金全集》第六卷,第1版。石家庄市:河北敎育出版社。頁1-69。


X
4 /23


Simmel, Georg ; translated, edited, and with an introd., by Kurt H. Wolff
 1950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, Glencoe, Ill. : Free Press. pp.402-24.


XI
4 /30

Benjamin, W. ;張旭東、王斑譯
 1998 《啓迪 : 本雅明文選》,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。頁149-195。
XII
5 /07

Lefebvre, H.; 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
 2002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. London ; New York : Continuum. pp.1-67.


XIII

5 /14

Lefebvre, H;葉齊茂、倪曉暉譯
 2018 《日常生活批判.第一卷》,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。頁1-92。
XIV

5 /21

Heller, A.;衣俊卿譯
 2010 《日常生活》,哈爾濱:黑龍江大學出版社。頁3-109。
XV
5 /28

de Certeau, M.;方琳琳,黄春柳譯
 2009 《日常生活实践. 1. , 实践的艺术》, 第1版。南京市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頁31-104。


XVI
6 /04

de Certeau, M.;林心如譯
 2008 《塞杜文選(一)》, 初版。苗栗縣三灣鄉:桂冠圖書出版。頁133-82。
de Certeau, M.;冷碧瑩譯
 2014 《日常生活实践. 2.居住與烹飪》, 第1版。南京市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頁331-8。


XVII
6 /11

第二階段學期報告
XVIII
6 /18

繳交期末報告
 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待補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  中秋節調整放假 
第3週
  Goffman, E.;徐江敏、李姚軍譯
1992 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》,初版,台北市:桂冠圖書。頁1-83, 223-253
 
第4週
  Collins, Randall;林聚任、王鵬、宋麗君譯
2009 《互動儀式鏈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頁31-152。
 
第5週
  Schutz, A.;霍桂桓譯
2011 《社會實在問題》,杭州:浙江大學出版社。頁:3-49。
Schutz, A.;盧嵐蘭譯
1991 《社會世界的現象學》,台北市:久大。頁:115-161。
* 學期報告題目初步確定 
第6週
  教師請假,課程延後一週 
第7週
  Berger, P. & T. Luckmann;汪涌譯
2009 《現實的社會構建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。頁17-150。
 
第8週
  Bakhtin, M.;李兆林、夏忠憲等譯
1998 《巴赫金全集》第六卷,第1版。石家庄市:河北敎育出版社。頁1-69。
 
第10週
  Heller, A.;衣俊卿譯
2010 《日常生活》,哈爾濱:黑龍江大學出版社。頁3-109。
* 學期報告第1次討論 
第11週
  Vaneigem, Raoul;張新木,戴秋霞,王也頻譯
2008 《日常生活的革命》, 第1版。南京市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頁3-103。
 
第12週
  Vaneigem, Raoul;張新木,戴秋霞,王也頻譯
2008 《日常生活的革命》, 第1版。南京市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頁105-87。
 
第13週
  Lefebvre, H.; 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
2002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. London ; New York : Continuum. pp.1-67.
 
第14週
  Lefebvre, H.; 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
2002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. London ; New York : Continuum. pp.68-109.
* 學期報告第2次討論  
第15週
  Bourdieu, P.;劉暉譯
2015 《區分:判斷力的社會批判.上冊》, 第1版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頁267-348。
 
第16週
  de Certeau, M.;方琳琳,黄春柳譯
2009 《日常生活实践. 1.实践的艺术》, 第1版。南京市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頁31-104。 
第17週
  de Certeau, M.;林心如譯
2008 《塞杜文選(一)》, 初版。苗栗縣三灣鄉:桂冠圖書出版。頁133-82。
de Certeau, M.;冷碧瑩譯
2014 《日常生活实践. 2.居住與烹飪》, 第1版。南京市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頁351-8。 
第18週
  學生課堂報告(報告繳交截止期限:上課前48小時) 
第19週
  繳交學期報告